当前位置:首页 >> 课程介绍 >> 精品资源共享课

质量工程项目验收登记表

2017/12/15 0:10:04人浏览


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

验收登记表

 

 

项目类别:

精品资源共享课

项目名称:

分子生物学

所在学校:

广东药科大学

 项目负责人:

黄树林

项目参与人:(限前5人,不含

项目负责人

胡丽莉、刘剑

张巨峰、陈伟、邵红伟

立项时间:

2013年   月   日

填表时间:

2017年11月10日

 

 

广东省教育厅

二〇一七年


一、项目既定建设举措执行情况

以项目申报书(建设任务书参照,梳理截至现阶段项目建设已经执行和落实的主要建设(改革)举措(步骤、计划、措施等),分条列举(800字以内),已执行的建设举措需提供证明材料

1.教学内容改革

《分子生物学》与其他学科广泛渗透,相互促进,在课程教学体系中起着 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和完善,针对不同专业,创新性的提出以Benjamin Lewin编著的《Genes Ⅷ》为本科生分子生物学教材(在生物科学专业试行两年)和主要参考书,在教学内容上,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的内容进行统一的协调,避免内容的重复,增强学生的条理性。增加了基因组及基因组学、RNA的调控、表观遗传效应等内容,紧跟学科发展。

2.教学和考核形式进行了多样化探讨

采取了生物学大讨论、知识竞赛、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自行演讲等方式,并且计入最终的考核成绩,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开设课程综合性实验

在实验总体设计上,以基因克隆为主线,整合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实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整个综合性实验涵盖了生物信息学(从GeneBank数据库查询所需要序列并对序列信息进行分析、应用引物设计软件和引物分析软件进行扩增引物的设计)和分子生物学(细胞总RNA的提取、运用RT-PCR进行基因扩增、目的基因与载体的连接、转化及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教学大纲中规定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 教学组织上,实行小班教学,2-3人一组,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考核形式上,一方面通过实验技能的考核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改变传统的递交单份实验报告的考核形式,模拟本科生毕业实习考核形式,要求学生递交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大实验课程论文,最终考查学生对基因克隆的整个实验流程及运用数据库进行信息筛选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活跃教学气氛,巩固教学效果。

4.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建设

建立分子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在原有精品课程网站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版和内容更新,新网站涵盖: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堂实录五大板块,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定位、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师资培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参考资料、开放实验室、学生风采等22个二级目录,内容丰富。定期维护。

5.师资队伍建设

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理念的指导下,以科研促教学(将科研思维、成果融入教学中)为特色,团队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积极发挥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通过科研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能适应社会的,有能力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整合、交叉融合,能将生物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与健康的高起点创新应用型教学团队。

 

证明材料目录

1.《分子生物学》《基因VIII》教学大纲各一份

2.学生知识竞赛、讨论活动相关材料和部分照片

3.学生课堂授课部分照片和视频

4.分子生物学实验讲义、综合性实验报告1例

5.分子生物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首页

项目申报书已设定的,但目前尚未实施或者未完全实施的建设(改革)举措,分条列举,并说明未执行相应建设举措原因(500字以内)。

精品课程网站需进一步更新、完善

目前分子生物学课程网站囊括了基本的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课件、授课录像上网、教学辅导材料、电子教案、习题库以及实践教学资源等,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仍有有待完善之处,如全程教学录像上网,网上试题库设计和网上试用,加大网上的“师生互动”以及一些其他拓展资源上网等等,以期这个教学网站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二、项目预期成果达成情况

以项目申报书中所列出的主要预期建设成果参照,分条列举项目截至现阶段已经完成的主要建设成果(可列写项目主要成果目录),取得的主要成果须与本项目直接密切相关,并附成果证明材料。(800字以内

    1.创新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在“以科研促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我们鼓励学生针对课程部分章节设计课题写标书,积极寻求学院老师的指导,申报国家、省、校等各级大学生课外创新项目,参加各类专业学科竞赛,以科研促教学,完成从专业知识积累到专业实践训练的过渡。2014-2017年期间,学生主持的创新课题(与分子生物学相关)已成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省级项目8项,校级项目3项;申报广东省科技创新培育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4年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发表论文(与分子生物学相关)20篇,其中1篇SCI收录,15篇发于北大核心期刊上。不少创新实验项目参加了广东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广东药科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获得了“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三项;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等奖等优异的成绩。并代表中国选手参加中日学生实验交流活动。

    2.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取得明显进步

团队通过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青年教师继续培养以及将教学与科研工作结合,通过科研促进教师水平的提高等方式,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取得明显成效。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评价均为优良,青年教师基本都有自己主持的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并发表科研论文多篇,青年教师张巨峰2017年晋升为教授,青年教师胡丽莉在2013年12月由讲师晋升为副教授,荣获2013-2014学年校优秀教师称号。青年教师陈伟2014年获得博士学位,荣获2014-2015学年校先进教学工作者称号,2016年晋升为教授。青年教师胡丽莉和邵红伟被评为校级“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锻炼出一支教学与科研产业紧密结合的教学团队。

项目主要成果材料目录:

1.2014—2017年学生主持科研项目情况一览表

2.2014—2017年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奖一览表

3.学生参加“挑战杯”“药苑论坛”获奖证书

4..2014—2017年学生发表论文一览表

项目申报时设定,但目前尚未完成的建设成果。分条列举,并说明未如期完成的原因。

项目申报时未设定,但目前超出预期完成的建设成果(成果必须与项目建设直接相关,分条列举(500字以内)附成果证明材料。

 


三、项目建设成果价值及应用、推广示范

项目已取得建设(改革)成果的主要价值自评对应项目已取得主要建设成果条目,逐条予以分析说明)自评须严谨、科学、有依据。(500字以内

1.具有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鲜明的课程特色

本课程借鉴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课程特点,目前已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构建起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并形成鲜明的课程特色:(1)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丰富科研,注重理论实践结合,开拓实践性教学环境,进行创新班人才培养;(2)跨课程综合性实验,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材料,创新实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实际科研能力;(3)实施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注重考核学生的综合性和设计性,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教改成效十分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养。

2.具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知识与年龄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的师资队伍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一支以主讲教授负责的、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年龄结构上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的平均年龄为41岁,目前有教授4人,副教授5人,90%具有博士学位及从事教学工作10年或以上,教师队伍始终保持着锐意改革、积极创新的开拓精神,在课程组内产生了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挑战自我能力,并将本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不断推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另外,所有教师都活跃在科研第一线,承担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面上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并把最新科研成果都融入教学当中,从而能在较高层次上传道授业,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有效提高。

 

项目主要建设(改革)成果在校内外的实践应用情况推广情况和共享情况(800字以内)实证或证明材料。

1.在课程建设方面的示范和推广

自建设《分子生物学》获省级精品课程以来,我们将精品课程建设的示范作用推广,建设了校级精品课程《基因工程》,校级优质课程《免疫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等。

2.在实践教学方面的示范和推广

以科研促教学是生科院的特色,通过整合国家、省部级课题的资源,以分子生物学综合性实验基础,结合基因工程(跨课程)综合性实验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综合性实验,在全院范围内新拓展和开设了三个专业板块的综合性实验,以提升了专业建设的特色和质量,将课程进行串联和融合,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点的知识并进行串联。

3.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示范和推广

    为适应学生多样性发展的要求,教学团队积极参与“创新班”人才培养。学院以“生物医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为基地,在大学二年级就筛选专业基础扎实、求知欲旺盛的学生进入创新班学习。“创新班”培养模式由最初与科研院所联合,继而推广到研究型企业,再推广到生产型企业,并且与“创业中心”相互促进。2016年开始,继创新班人才培养的实践之后,又开创了“拓展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进入大三后,进入不同导师组的团队中进行实践性学习,覆盖面更广,成为生科院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在“创新班”和“拓展计划”的带动下,不断改革和完善分子生物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在打好理论基础上适应学生多样性发展的要求。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结合学院建立的本科生创业中心,引导他们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

项目创新性、目前所起到的主要示范作用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500字以内实证或证明材料

    本课程借鉴国内外同类课程的教学理念和经验,结合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和课程特点,目前已形成了“科研促进教学”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并形成鲜明的科研促进教学,教学丰富科研, 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课程特色。

    在课程建设方面、实践教学方面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示范和推广作用。促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基因工程》等多门校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的建设。实践教学改革不仅建立多门具有专业特色的跨课程大试验,而且还成立创新班与创业中心相互促进鼓励学生积极申报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及后续建设规划

(分析目前项目建设仍然存在的主要未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填写后续建设设想或应用推广计划等,1000字以内

后续建设设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努力探索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改革,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各环节内容,促进教学环节多样化。改变学生单一的考核形式,实施以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1)强化“精品”意识,提升课程质量水平

近年来,为满足人才培养目标及教改的要求,本课程组教师的“精品”意识不断提高,课程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得以提升。2017年在原有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的基础上进行了结构改版和内容更新,新网站涵盖:课程介绍、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课堂实录五大板块,课程简介、课程特色、课程定位、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师资培养、教学大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参考资料、开放实验室、学生风采等22个二级目录,内容丰富。后续将由专门的老师维护和及时更新网上试题库设计和网上试用,加大网上的“师生互动”以及一些其他拓展资源上网等等,以期这个教学网站能够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实施以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核方式

生科院在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经验基础上,采用以考核学生能力(包括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考试制度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具体实施的考核方式有:①实施实验教学综合性考核评价的多元化;②与课程相结合,考核形式多样化;③考核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教材建设

课程负责人和课程教学梯队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经过对《现代分子生物学》《Genes Ⅷ》作为理论课教材的试用和对比最终确定以《现代分子生物学》最新版(第四版)为理论课教材,《Genes Ⅷ》作为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实验课,我们选用符合自己的实验教学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生命科学实验技术》为参考,根据学院具体实验条件,自己编写实验讲义。为了不断提高分子生物学实验水平,我们广泛收集了国内外分子生物学实验教材,包括北大、清华等国内著名大学和国外优秀大学的分子生物学教材,并根据教学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进行实验内容的更新。另外,我们收集了许多分子生物学实验的电影、flash动画等形象的素材,配合实验教学进行播放,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效率。实验讲义和电子实验教材的配合使用,使教学效果好。

3.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

为准确把握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多次组织课程教学老师集体备课,分析教学内容;组织师生讨论会,听取学生对教学“难点”“重点”上所存在的疑惑,有针对性的改进教学方法,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例如:在讲解色氨酸操纵子时,利用动画效果,分解不同浓度色氨酸条件下色氨酸操纵子表达状况,这样的授课方法不仅使学生可以建立层次感,而且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弱化子区域内二级结构的变化,更容易理解弱化子机制;在结束原核基因表达调控模式的授课内容后,开展“关于目前已经商品化的原核表达载体及其所涉及到的调控机制”的大讨论,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而且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科研实际相结合,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实践环节改革

鼓励学生申请课外科技创新项目,引导他们将专业理论应用于实践。同时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加强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掌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这几年间,同学们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在后续教学实践中,以“拓展计划”为推手,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科学研究的实践中去,学生覆盖面更广水平更高;使学生加深了对分子生物学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解决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又能锻炼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思考和合理运用。

项目验收登记表第五项.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