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内容 >> 课程内容组织

第三章 生物信息的传递上-2

2017/12/10 23:30:07人浏览

广东药科大学课堂教案

                                      日期:2017.03.10-14    学时:3

 

授课内容(章/节)第三章 / 真核生物的转录、转录后加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

1、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转录的异同

2、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序列特点

3、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

4、录后加工的概念

5、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tRNA与rRNA加工过程;掌握核酶的概念及核酶参与的自我剪接过程

6、核生物的mRNA转录后加工方式与步骤;多顺反子的概念;真核生物mRNA 的5端帽子类型与结构特点;真核生物mRNA 的3端加尾过程;内含子与外显子的概念

7、RNA编辑的概念、形式及意义

8、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不同点

熟悉:

1、真核生物的三种RNA聚合酶的作用

2、内含子的剪接方式与剪接过程

3、剪接的意义

了解:

1、转录后加工的类型

2、真核与原核tRNA加工的区别

3、原核生物的mRNA加工

4、帽子结构的功能;poly(A)的作用

5、内含子的研究进展

 

教学内容表示重点;表示难点)

1、真核生物的转录:真核生物的转录和原核转录的异同点;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的类型;真核生物启动子的结构、序列特点。(

2、真核生物的具体转录过程:真核生物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延伸;真核生物的终止及加尾信号。(

3、转录后的加工的类型:减少部分片段、增加部分片段及对某些碱基进行甲基化等修饰等。(

4、原核生物tRNA和 rRNA的加工:参与蛋白质合成的tRNA和rRNA都不是最初的转录产物,它们的成熟需要一个加工阶段。

5、真核生物tRNA和rRNA的加工过程。(

6、核酶:能够催化RNA剪接的由RNA组成的酶;核酶的自我剪接过程。(★▲

7、真核mRNA的加工一般步骤: 5′加帽、3′加尾、切除内含子及修饰。(★▲

8、帽子结构的功能:有助于mRNA越过核膜,进入胞质、保护5'不被酶降解、翻译时供起始因子和核糖体识别;加Poly(A)的过程及Poly(A)的作用: PolyA是mRNA由核进入胞质所必需的形式、PolyA大大提高mRNA在胞质中的稳定性。(重点)

9、内含子的剪接过程中连接点具有很短的保守序列,称为边界顺序;GT-AG法则;内含子的剪接过程;核mRNA内含子与第Ⅱ内含子剪接的机制的异同。(

10、mRNA选择性剪接的方式与意义。(

11、RNA编辑、RNA编辑的形式与生物学意义。(

12、掌握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mRNA的不同点。(

 

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式+启发式、课堂讨论与小结。

教学手段:ppt、板书,图片。

 

以讲解为主,在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以往所学知识,通过提问启发学

生将所学的相关知识综合起来并布置课后思考题,锻炼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与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

回顾本次课所讲内容,预习遗传密码三联子与核糖体的内容。

书面作业:

1、描述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必做)

2、比较原核与真核生物mRNA的异同。(必做)

3、真核mRNA转录后加工有哪些?(选做)

4、 什么是选择性剪接及其生物学意义是什么?(选做:查找文献,回答问题)